抢人才!山东多地补贴大学生买房,公积金贷款额度提数倍
此前,媒体报道了全国各地的“抢人才”大战
一线二线城市都卯足了劲
近期,
山东各地为吸引高校毕业生扎根本地,
送租房、购房补贴,
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
在引才工作中大打安居牌。
既来之,就安个家吧。
各地发购房补贴,淄博硕士首次购房补3万
近日,淄博出台人才新政细则,为抢人大战又添了“一把火”。
4月11日,淄博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发布了《淄博市企业全职工作的全日制高校毕业生申领租房(购房)补贴实施细则》的通知(以下简称《细则》)。
《细则》中标明,毕业后三年内全职到淄博企业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最高可享3万元的购房补贴;同时本科、硕士学历可最高分别获每年6000元、10000元的租房补贴,工作起连续享受3年。
在发布上述《细则》的同时,3月29日,淄博市公安局正式印发了《淄博市公安局人才落户工作实施细则(试行)》,大幅度降低各类人才落户条件,畅通落户渠道。
《落户细则》中指出,45周岁以下的全日制专科学历毕业生及40周岁以下的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成人高等教育专科以上学历人员等可直接落户。
这一优惠条件不仅降低了年龄的门槛限制,更是大幅放宽了学历要求。
其中,颇为显眼的是,人才落户绿色通道的标准:凡属于人才落户的,申请人在就业地有合法稳定住所或就业地城镇有直系亲属投靠的,可落户家庭户;无合法稳定住所或不符合投靠落户条件的,可落户就业单位集体户或就业单位所在地社区集体户;投资经商的,可落户就业所在地社区集体户;申请人在拟落户地无合法稳定住所、无就业单位且不符合投靠落户条件的,可根据申请意愿,落户区县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集体户。
如此政策一出,可以称为山东“史上门槛最低”人才户籍新政。
除了上述政策,淄博还出台了《淄博市引进和培养领军型高技能人才扶持实施细则》、《淄博市企业职工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补贴发放实施细则》,对于高端人才、高级技师也给予重大补助。
随后,青岛西海岸新区出台“人才新政20条”——
根据新政,对于能够引领新区信息技术、循环经济、智能制造、海洋制造“四大基地”重点产业发展的国内外顶尖人才,经认定最高给予600万元安家补贴。
针对新区先进制造业聚集,需要大批高素质技能型、工匠型人才的实际,新区鼓励争创国家级、省级高技能人才载体平台项目。同时,在上级财政建设补助基础上,新区再按1:0.5的比例配套。对于在世界技能大赛、中华技能大赛等赛事中获奖的选手,最高给予50万元奖励,对当选的新区“金凤凰工匠”,将给予10万元奖励。对新取得高级技师资格,或副高级、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则分别给予0.5万元、1万元、1.5万元一次性奖励。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政聚焦大学生这一最具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的群体,对于他们,新区放宽了落户条件,取消了落户需缴纳社会保险年限限制。对新引进的本科及以上人才,只要有合法固定住所或集体户即可落户。在此基础上,对来新区就业创业的大学生连续发放3年共1.5万元租房补贴或租房券,对来新区的博士、硕士分别发放10万、5万购房补贴。
日照规定,在日照工作满五年首次购房的博士,一次性给予15万元购房补贴。
临沂,烟台将公积金贷款额度提高4倍
除了直接给补贴,多地市还灵活调整公积金贷款政策。
3月末,临沂“人才新政22条”规定,《实施意见》拿出真金白银,普遍提升了人才扶持奖励资金,特别是对顶尖人才、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的扶持奖励有很大突破。
对引进的海内外顶尖人才团队,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给予综合资助,资助额度由2000万元提升到1亿元,提高到原来的5倍。对自主申报新入选两院院士的人才最高奖励由200万元提升到500万元,提高到原来的2.5倍。对沂蒙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最高给予1000万元创业扶持资金。对自主创办企业或到企业就业的全日制博士毕业生、硕士毕业生和“双一流”本科毕业生分别给予每人每月3000元、2000元、1000元人才津贴,补贴期限3年。
对认定为国家级、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分别给予200万元、10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新建研发总部、研发机构、科学实验室等采取“一事一议”方式,最高给予5000万元的综合资助。
在人才普遍关注的服务环境方面,《实施意见》提出很多新措施,涵盖了金融、住房、编制等多个方面,包括对新引进的国内外顶尖人才,最高给予50万元购房补贴,博士购买首套房公积金贷款额度最高可放宽到限额的4倍,调剂500名事业编制建立人才编制“蓄水池”,在教育、医疗、出国(境)审批等方面给予人才全方位服务,通过全方位提升服务保障,营造最优的人才生态环境。
而在此前,烟台则规定购房补贴标准分别是博士4 万元、硕士2 万元等引进人才等亮点举措——
1、人才安居工程,推进落实人才公寓。
2、公积金优惠。择业期(毕业3年内)来烟工作的博士在市内购买首套房的,自缴存住房公积金当月起即可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贷款最高额度可提高至当地最高贷款额度的4倍。
3、新引进人才购房补贴。其中,硕士研究生补贴标准为2万元/人;博士研究生和副高级职称人才补贴标准为4万元/人;正高级职称人才补贴标准为6万元/人。
4、提供人才子女入园入学优惠政策。持有烟台“优才卡”的高层次人才,子女需要入园或就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可根据本人意愿选择入学;在我市参加高中阶段升学考试的,可根据考生志愿及学校录取分数线选择入学。
5、人才荣誉制度,开展“烟台市优秀人才”选拔活动,每两年开展一次,分三个层次分别给予2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奖励。
高层次人才的购房补贴水涨船高
除了大学生群体外,各地对高层次人才的购房补贴力度更为优厚。
早在2012年,“青岛英才211计划”提出,对出站后留青工作或创业的博士后,分别给予10万元和20万元的安家补贴。日照对出站后留在日照工作满2年且首次购房的博士后,一次性给予15万元购房补贴。
对于顶尖人才,青岛为引进的两院院士、国家级人才等分别发放100万元、50万元的购房安家补贴;临沂对新引进的顶尖人才,最高给予50万元的购房补贴;近日潍坊“人才新政20条”,对在潍坊首次购房的自主科技创业人才,同样最高给予50万元的购房补助。
可见,
山东多地在人才安居工程方面走在了前头,
有力扶持了所引进人才的落地生根。
后续是否还有大招,我们拭目以待。
再来回顾一下,全国各大城市最近等引才政策
北京
1. 为更好地为人才松绑放行,解除后顾之忧,人才引进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三城一区”引进的可放宽至50周岁,个人能力、业绩和贡献特别突出的可进一步放宽年龄限制。
2. 突出“以才荐才”,在京承担国家和本市科技重大专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和工程等任务或进行其他重要科技创新的优秀杰出人才,近3年获得股权类现金融资1.5亿元及以上的发展潜力大的创新创业团队领衔人或核心合伙人,可以为团队成员推荐申请人才引进。
3. 快速办理引进手续的优秀人才和科技创新人才可以办理落户。开通“绿色通道”,为“千人计划”“万人计划”“海聚工程”“高创计划”“高聚工程”等国家和北京市重大人才工程入选专家、重要科技奖项获奖人直接办理引进,最快5个工作日办理完成引进手续。
上海
为吸引高新尖领域人才,上海推出了相关社会保障政策,其中包括:
1. “采取租房补贴、人才公寓等多种形式,系统解决在沪工作期间的长期稳定居住需求”;
2. “高峰人才及其家属、核心团队成员及其家属可以直接办理本市户籍”;
3. “优先推荐高峰人才及其直系亲属、核心团队成员及其直系亲属申办加入、恢复中国国籍和获得外国人永久居留证”;
4. “允许高峰人才及其核心团队成员使用支持资金购买商业养老和商业医疗保险”;
5. “允许高峰人才及其核心团队成员将在沪的薪酬收入、成果转化收益等合法收入汇至境外”等。
广州
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住房补贴或10年免租的人才公寓,其中在广州工作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院士等顶尖人才可获1000万元住房补贴或入住200平方米的人才公寓;
在穗全职工作满10年、贡献突出并取得广州市户籍的还可无偿获赠所租住房;
最高1亿元的综合资助;
西安
3月22日至24日,2018年度西安春季赴京高端人才引进推介活动上,西安市公安局再抛重磅,“即日起面向全国在校大学生仅凭学生证和身份证即可完成在线落户大西安”。
虽然夸张了点,但也看得出来,西安对人才的渴求程度以及举措力度可见一斑。
南京
今年以来,南京为了抢“人”也发布了多条“含金量”极高的新政策,比如高层次人才购房补贴最高可达300万元,高层次人才首套房不限购,将大学生租房补贴的期限由2年延长至3年,学士和高级工每月领取600元,硕士每月领取800元,博士每月领取1000元。通过企业申请租赁补贴的,享受政策期限最长5年。
外地来宁高校毕业生一次性面试补贴标准为每人1000元 。
成都
去年7月,成都发布人才新政,5年内引进和培育100个顶尖创新创业团队和1000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对诺贝尔奖获得者等国际顶尖人才或团队来蓉创新创业,给予最高1亿元的综合资助;
对“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专家等来蓉创新创业或作出重大贡献的本土创新型企业家、科技人才,给予最高300万元的资金资助。
郑州
去年11月,郑州市向全球发出“史上最强”招贤令,提到:对两院院士等顶尖人才和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国家级领军人才,分别给予500万元、200万元奖励,提供不超过300平方米、200平方米的免租住房。工作满10年且贡献突出的,可无偿获赠所租住房。
对地方级领军人才、地方突出贡献人才,分别给予50万元、20万元奖励。
除了上不封顶花巨资资助延揽“两院”院士、千人计划等高、精、尖人才之外,也有不少城市把目光面向毕业生群体。
乌鲁木齐
机关事业单位引进人才,发放硕士2.5万元、博士3.5万元的补贴;人才公寓“拎包入住”
武汉
2018年3月6日,武汉多部门联合发起“武汉大学毕业生最低薪酬联盟”,出台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专科生4万元、本科生5万元、硕士6万元、博士8万元,远高于武汉市最低工资标准1750元/月。
近期推出了“刚需优先选房”的政策:在武汉无自住房、符合武汉住房限购政策规定、前3年内无住房交易记录的意向购房家庭,可优先选购一套新建商品住房。
太原
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有稳定工作或住所可落户。
宁波
高中中职工作、社保满2年可无房落户。
长沙
专科以上学历、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的人才,首套房不受户籍、社保缴存限制。
实施差别化购房措施,优先满足首套刚需购房群体。